北青快评 | 规避不靠谱“保分班”陷阱,做靠谱的考研生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10月9日开启网上预报名。据媒体报道,有同学去年底接触到考研辅导网店,对方号称有“内部资源、私密人脉”,且保证初试不过可退费,于是支付了高价报名“保分班”。本以为能助力自己考研,谁知这家辅导机构收完钱就频频失联,承诺的课程和服务都没能兑现。

我国考研人数持续走高,催生了考研培训热。《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已超110亿元,年增长达30%以上。近年来,有的考研培训机构搞“全日制”“天价培训”扩大市场,以“协议班”、“保过班”吸引学生报班,不但涉嫌违规经营,而且也会误导考研培训行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就是“保过班”“保分班”按约定兑现课程服务,也是违规的,而以“保分”为名收取费用之后就失联,连课都不上,这就不只是违规经营,而涉嫌以“保分”为名进行欺诈了。

对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有关考研培训网店的监管,而考研生在选择考研培训机构时,也不要轻信机构的虚假宣传。考研没有什么“内部资源”保分的捷径,需要考生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复习规划。要克服过度依赖考研辅导活动的心理,纠正盲目参加考研辅导活动的倾向。

考研“保分班”“协议班”和“保过班”本就是有关法律法规不允许的。我国《广告法》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而且,这种营销模式,对培训机构而言,也不可持续。表面上看,“协议班”“保过班”会让培训机构快速获得生源,增加现金流,然而,在考研报录比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机构招生规模越大,意味着不能过初试关而退费的比例就越高,这很可能让机构因退费多而严重亏损。

另外,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发布规定,严禁研究生招生单位举办考研辅导班,200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明确,高校教职工不应参与社会上组织的各种考研辅导活动和编写考研辅导书籍或资料,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研辅导活动。因此,考研培训机构宣称有“内部资源,秘密人脉”,也是违反国家规定的。如果真有“内部资源”进行“内部运作”的话,这还属于严重的考试、招生违规行为。

对于考研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违规经营,考研生不但不应轻信盲从,而且应该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平台举报。监管部门、平台也要加强对考研培训机构的监管,维护考研生的合法权利。有的考研生以为自己发现了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考研培训机构,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这些非法机构的猎物。

当前,考研存在应试化的倾向,有的考生认为通过应试培训,可提高自己的上岸几率。从个人角度看,考研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正规的考研培训机构,无可厚非。但就是选择考研培训,也不能对培训有过高的期待,更不要相信所谓的“保分”“保过”。考研上岸,关键在于本人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具备真才实学。

文/熊丙奇

编辑/王涵

Tags: